2017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按照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等四部门《关于开展2017年<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鲁卫疾控字[2017]13号)要求,结合医院实际,进行涉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放射防护健康教育讲座,进一步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Roentgen)发现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Becqnerel)发现放射性物质铀,开启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大门。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X射线影像诊断为代表的各项放射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人类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十余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放射诊疗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手段也在迅猛发展。同时,放射防护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1.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锝-99m等。
4.放射源的分类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五类:1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3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属于危险放射源。4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5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或5类放射源。
5.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种子射线(n射线)、X射线,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铝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6.放射源警示标志
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志。
7.放射源的应用
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
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质,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分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供电,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患者放射防护须知
一、放射诊疗是人类现代医学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必要的、合理的放射诊疗利大于弊。
二、当您进行透视、拍片、CT、造影和介入诊疗时,医务人员会合理运用、优化选择各种放射诊疗技术,在达到诊疗目的的同时,尽量减少照射剂量。
三、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接受放射诊疗时,请务必遵从以下要求,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最大限度地避免辐射损伤:
1.患者和陪检人员应自觉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主动配合,使诊疗活动有序进行。
2.患者和陪检人员应在规定区域候诊,远离贴有黄色辐射标识的区域。
3.未经工作人员允许,严禁随意开启射线防护铅门。
4.铅门上方的红色辐射指示灯闪亮时,严禁进出机房。
5.尽量减少陪检人员,处于孕期的家属、携带婴幼儿的家属禁止陪同检查。
6.患者及其陪检者进入各类射线机房时,可主动要求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具,或执行工作人员安排的防护措施。
7.放射诊疗完毕,请尽快离开机房,以减少散射线危害。
8.患方应遵从执业医师制定的放射诊疗方案,切勿盲目要求不必要的射线检查项目,避免无效照射。
电离辐射的来源
天然辐射照射、人工环境照射、医学辐射照射、职业辐射照射、事故性辐射照射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途径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指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内照射:指能产生放射线的物质经由食入、吸入、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内,并对机体引起内照射的危害。
外照射的防护:
1.时间防护:即尽量减少在电离辐射场中逗留的时间。
2.距离防护: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是随离开电离辐射源的距离增大而减少的。
3.屏障防护:操作人员与辐射源之间应有可靠的防护屏障。
4.控制辐射源强度: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辐射源。
内照射的防护:
1.固封
2.保持清洁和去污
3.个人防护
4.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
更多防护问题,请向医学装备部和医学影像科咨询。
公共卫生科
胡冬梅
20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