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在家就在,虽然徐奶奶已经90岁高龄,但是当她因“胆总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危急、急需手术时,她的儿女没有放弃,积极配合治疗,一心希望为老人解除病痛。
艺高人胆大。虽然徐奶奶身体虚弱,合并有心脏病等慢性病,但是,我院消化内科在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普外科、导管室等科室积极协助下,经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成功为老人实施了急症ERCP微创手术,术后老人转危为安,圆了徐奶奶子女们的心愿。
今年90岁的徐奶奶平素身体健康,3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绞痛,呈间断性,严重时还发烧,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并行输液治疗,好转后反复发作多次。最近两天,老人右上腹绞痛加重,发烧最高温度到40.5摄氏度,伴呕吐,因为年事已高,疾病反复发作导致身体异常虚弱,全家人异常焦急。2018年6月6日,为求更好的治疗,徐奶奶的孩子们将老人送到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我院消化内科马立兴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为老人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将其收住院。入院后立即完善了各项检查,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麻醉科等科室会诊后,认为老人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短阵房速、心脏多瓣膜反流、心功能受损等基础性疾病,且身体各脏器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外科手术风险很高,治疗难度很大。此时,一个难题摆在了马立兴等人面前:手术,可能会失败,甚至出现各种意外和风险;如果不手术,不能及时取出胆道的结石,胆道堵塞、感染休克,老人也一样面临着生命危险。困难面前,医护人员没有放弃。经过科学全面评估,当天下午,马立兴副主任医师在肖锋主治医师、付明燕主管护师等人协助下,为老人实施了急症ERCP微创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老人腹痛明显减轻,温度恢复正常,效果立竿见影。6月8日,术后第三天,老人即顺利获康复出院。
据了解,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消化内镜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微创手术。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ERCP技术成熟,经验丰富,近几年完成ERCP手术数百例,其中不乏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复杂ERCP病例。该患者作为一例超高龄、急症、合并心脏病、危重患者的代表,她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ERCP治疗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院消化内科马立兴副主任医师指出,老人年龄已经90岁,体重不足40公斤,身体异常虚弱,且伴有心脏疾患,手术风险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的成功手术,不仅得益于良好的ERCP技术,也得益于医院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据了解,在老人救治过程中,麻醉科张文生主任、李俊主治医师多次进行术前访视,制定完善麻醉方案,精准实施手术麻醉;消化内科陈振华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李元民副主任医师、胃镜室卜令秀副主任护师、影像医学科徐龙春副主任技师一直参与到术中监测过程中,超声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老人完善辅助检查,为手术的成功实施和安全进行铸就了坚实保障。
“娘在家就在,虽然我们兄弟姐妹们也都六七十多岁了,但是我们想着一定得给俺娘治好病,这是我们全家共同的心愿。”出院之前,老人的儿女高兴地说。他们一再表示,感谢泰医附院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以仁心仁术为老人解除了病痛,他们全家将永远铭记于心。
ERCP技术:内镜技术的一颗明珠,胰胆疾病治疗的福音
ERCP到底是个什么技术呢?
ERCP是最为精细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之一,难度大、风险高,但也是病人获益最大的一项内镜技术,被誉为“内镜技术的一颗明珠”,如此好的ERCP,究竟是一项什么技术呢?
ERCP又称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基本方法是将十二指肠镜经口插至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处,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导丝及造影管至胆总管或胰管内,注入造影剂,在DSA下造影寻找病变,并予以治疗。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我国应用有30多年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单纯诊断性ERCP逐步被治疗性ERCP所取代,并逐步成为某些胰胆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某些胰胆疾病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而开创了胰胆疾病治疗的新格局。ERCP技术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趋向,是诊断胆管、胰管病变的金标准,已成为众多胆胰疾病首选的诊疗方法。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的主要适应症:
1、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
2、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
3、复发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胰腺肿瘤;
4、胆胰先天性畸变,胆胰管汇流异常;
5、胆胰手术、外伤后胆瘘、胰瘘、狭窄;
6、胆囊切除、胆管结石术后的结石复发;
7、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肿瘤;
ERCP在治疗胰胆管疾病中有哪些优势?
ERCP属于内镜微创技术,在治疗胰胆管疾病中无需开刀,一般患者甚至无需麻醉,因而比外科手术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并减少了治疗费用。
供稿:宣传科 作者:和树芸 编辑:和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