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是仲秋节,又到一年团圆时,82岁高龄的陈大爷第11次来到肿瘤科二病区进行序贯治疗,这与陈大爷第一次到肿瘤科治疗已过去了整整两年。
两年前的仲秋节,病房里的病人大多请假回家过节了,已80岁高龄的陈大爷在老伴陪伴下来医院就诊,“剧烈咳嗽,活动后胸闷、气短……”刘海燕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诊疗后,初步诊断为双肺多发占位,考虑肿瘤,当即将患者收住院治疗。
陈大爷是重庆涪陵人,住院之初因为语言沟通加之风俗习惯的不同,他对科里的医生护士非常不信任,甚至是抵触,沟通起来很困难。为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经过详细了解患者的诉求和困难后,肿瘤科医护人员在用心沟通、真情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本着“精简、节约”的原则,为老人制定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陈大爷逐渐建立起了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治疗的依从性逐渐提高,既定的诊疗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两年过去了,初诊即为肿瘤晚期的陈大爷目前病情稳定,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都很好。
今年仲秋节,陈大爷第11次住院治疗,为了表达感谢,陈大爷和老伴特意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送给刘海燕副主任及肿瘤科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操着一口质朴的重庆口音,陈大爷激动地说:“两年来,在刘海燕副主任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病情控制得很好,在这里能体会到家的温暖,我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照顾,感谢你们的精心治疗。”
陈大爷的一席话让肿瘤二科医护人员既感到一种成就感,也油然升起一份责任感,她们更加认识到,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爱和呵护。只有用心倾听、真情沟通、精心治疗,全面了解患者的困难和诉求,才能最大程度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心理支持,让患者恢复健康,并且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才是治疗的目的所在。
肿瘤科二病区于2013年10月建立病区以来,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在老年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病种的个体化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注重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让患者在享受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供稿:肿瘤二科 作者:衣启君 编辑:和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