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收藏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关爱甲状腺,补碘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3-09-24 浏览次数:

近年来,健康查体和临床门诊发现,甲状腺结节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意见。查体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除了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相当一部分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当然还有少部分是甲状腺癌,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惊慌和恐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甲状腺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以前的各单位健康查体内容不包括甲状腺,所以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相对偏低,现在查体中心已经提示在例行的健康体检项目中,追加了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在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往往症状比较明显,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甲状腺结节和早期甲状腺癌常常无症状,很可能被忽略了。2012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统计,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76%,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因此值得大家关注,加以重视。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是合成、储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场所,甲状腺激素主要调节机体代谢,胎儿、幼儿及青少年人体生长发育需要足量的甲状腺激素。因此,即使是无明显的不适,甲状腺的体检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甲状腺专科医师的体检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对评估甲状腺结节,鉴别良恶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甲状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贡献更大。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更值得注意:①童年期头颈部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③全身放射治疗史;④男性单发的甲状腺结节;⑤结节生长迅速,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局部血流丰富;⑥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⑦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一旦有以上的情况,不必讳疾忌医,当然也不必过分惊慌,到正规医院看甲状腺专科医生是明智之举。

甲状腺疾病如此之多,特别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碘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知道,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碘在人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碘缺乏与碘过量均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提倡科学补碘至关重要。碘作为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表现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碘过量也可导致甲状腺肿,几乎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主,碘平均摄入量与甲状腺肿呈“U ”型曲线关系,所以碘适量摄入是对人体最有利的。高碘可诱发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如Graves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桥本氏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常伴有甲减)。在沿海高碘地区,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增加,甲状腺结节既可见于高碘地区也可见于缺碘地区,只是高碘地区略多于低碘地区。

如何对待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呢?首先要正确对待碘盐普及的利与弊,虽然碘过量可以导致“甲亢”、“甲减”及甲状腺结节,但普及食用碘盐以后,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率明显降低,人口智力及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普及碘盐仍然是我国长期的一项防治策略。过去人们错误的把甲状腺疾病都称为“粗脖子病”,无论甲亢还是甲低均多吃海带等高碘食物,导致摄入了过多的碘。近来,更多的人了解到碘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沿海高碘地区,很多人谈“碘”色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忌碘饮食,这都是不可取的,低碘饮食不同于忌碘。生活中补碘需要个体化,高碘饮食与低碘饮食均不能一刀切,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即使同一地区人群因饮食习惯不同,同样有碘过量和碘缺乏存在,由于不同环境中碘的含量差距很大,不能一味的低碘饮食。同样不同甲状腺疾病对低碘饮食的要求也不一样,甲亢病人应该严格要求低碘饮食,而慢性甲状腺炎容易导致甲低,高碘饮食虽是错误的,但过分的低碘饮食没有必要,因为无论低碘饮食还是高碘饮食,患者甲低多不能恢复,需终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适量低碘饮食却很有必要,可预防甲状腺病的发生。还有特殊人群的补碘问题,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患有甲状腺疾病时,应适当高碘饮食,以满足胎儿或婴幼儿发育的需要。此时若再低碘饮食,可能会导致胎儿、婴幼儿甲状腺肿,甚至影响幼儿智商、身高的发育。

总之,防治甲状腺疾病,补碘要避免盲目,避免走极端,避免一刀切,要因地、因人、因病、因时而异,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关爱甲状腺,提倡科学补碘!

本期专家介绍:

李湘奇,乳腺外科主任,中医学教研室、中医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乳腺病防治协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乳腺、甲状腺医师分会常委,泰安市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1998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1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甲状腺、周围血管疾病,对乳腺、甲状腺等基础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操作技术娴熟,解剖精细,探索出一系列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新药物、新疗法和新技术。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医学著作10余部,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课题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中医药发展科技计划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各1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行医座右铭: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上一条:家庭口腔保健:您做到了吗?
下一条:老年人需警惕身体内的“定时炸弹”——腹主动脉瘤

版权所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院地址:中国.山东.泰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邮政编码:271000

健康服务电话:(0538)6229999  急救电话:(0538)6237120

投诉电话:(0538)6236450(工作时间)(0538)6236901(午、夜间及节假日时间)

投诉邮箱:tyfytsb@163.com

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