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之一。房颤时心房各部位呈现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使心房肌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心房的频率可以达350~65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以达到100~160次/分,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患者常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久之其心功能将受到损害。
2、房颤有哪些表现?
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
体力——疲乏或者劳累,生活质量下降,部分病人发作时尿多;
眩晕——头晕眼花或者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致晕倒在地;
胸部不适——胸闷、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
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甚至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
血栓栓塞——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严重的造成脑中风、偏瘫、失语、肠坏死、脾栓塞、肾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最常见的部位是脑栓塞。
注:临床上有些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只是体检时才偶然发现房颤,这种被称为无症状性房颤。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症状性房颤可能比有症状的房颤更危险,因为没有症状,很多患者就放松警惕,不能及时的治疗,但房颤的危害是持续存在的,患者发生中风或者心衰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患者可能因此死亡或致残,造成了很大的遗憾。
3、房颤主要有哪些危害?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脑卒中和心力衰竭。
房颤时,心房机械收缩功能丧失,血液瘀滞而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可引起脑梗塞或体循环栓塞而致残、致死。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17倍。因此,对于卒中高危的房颤患者抗凝是必要的。
其次,房颤患者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过快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最终导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
4、得了房颤怎么治疗?
心房颤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死亡、致残风险,危害较大,因此,需要积极治疗。房颤的治疗包括抗血栓、控制心室率及维持窦性(正常)心律3个方面。而维持正常窦性心律是最有效的治疗,治疗除药物及电复律外,还有相对较新但发展迅速的介入治疗方法——导管射频消融术。2012年国际权威的电生理学会——北美心律学会发布了最新的房颤治疗指南,该指南将导管消融列为治疗阵发性房颤I类适应症,实际上是最佳治疗措施,导管消融也是目前最有希望消除房颤的微创疗法。该疗法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历经十余年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其安全性、有效性已获得充分验证,CRRTO三维标测导航系统的发展,使房颤射频消融犹如心脏直视操作,房颤射频消融更加安全,提高了成功率,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甚至90%,建议病人在房颤处于阵发性阶段时积极进行治疗,争取根治房颤,尽早摆脱房颤的困扰和由此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侵袭。(王悦强)
【专家名片】
王悦强,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从事心脏介入工作10余年,累计完成冠脉介入手术5000余例,能熟练行单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和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急危重症的处理经验丰富,并可以进行有效治疗。曾获评为“泰医附院十佳青年医师服务标兵”等称号。发表论文5篇。参编专著1部。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电话:6235130(心血管内科四病区),18615386398,6237411(心血管内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