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45岁,家住泰安市区。7月12日凌晨6时许,他在家突发腹痛、意识丧失。张先生的妻子赶紧拨打了医疗急救120电话。我院院前急救救护平台得知消息,迅速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赶赴患者家中……
“患者当时仰卧在卧室地面上,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微弱、呼吸浅慢……”医护人员回忆当时印象深刻的那一幕时说。此时,“心搏骤停”这一最紧急的情况出现在医护人员的脑海,立即复苏!经过紧急现场处理后,患者被转运至救护车,途中医护人员持续复苏并及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做好了接应准备。几分钟后救护车呼啸而至,入抢救室后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接诊医师李永生副主任医师、张宪静住院医师迅速立即行电除颤、气管插管,并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应用抢救药物。经过1个多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恢复窦性心率,转入EICU行进一步抢救治疗。分析患者“腹痛”后室颤,根据心电图表现、肌钙蛋白0.53ng/ml初步诊断为“心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值班医师周亚东主治医师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制定治疗方案建议行紧急静脉溶栓治疗,开通罪犯血管,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周亚东主治医师又将患者情况向史继学主任医师汇报,史主任同意此治疗方案,并指示全力抢救。经过一小时的溶栓,患者抬高的ST段开始逐渐回落,现场医护人员的心才开始平复。经过我院急诊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及时果断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逐步稳定,治疗第二天患者瞳孔对光反射出现,第四天能自行睁眼,第五天意识转清,第六天撤掉呼吸机,第七天拔除气管插管,患者语言交流正常、记忆认知功能良好——没有遗留任何脑损害!在EICU治疗9日后,患者于2016年7月21日由EICU被转入CCU继续治疗。
在CCU,心血管内科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目前患者存在明显心衰,心脏超声示广泛前壁室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同时实验室检查示肝肾功能异常,与家属商议后建议纠正心衰后行冠脉造影检查。在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努力和家属全力配合下,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仅4天时间,患者便由完全卧床逐渐到床上活动、床边静坐、床旁站立直至完全独立行走,复查各项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2016年7月26日,在心脏中心主任吴云教授指导下,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成员靳凤琳副主任医师、刘鹏副主任医师、张滨主治医师等人为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前降支开口至近段弥漫性狭窄90%,并顺利植入支架1枚。术后次日,患者由CCU转至心脏中心普通病房。术后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在病房走廊内行走,未再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复查心脏超声,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并于8月3日康复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时间就是生命!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以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坚持下,他们抢在死神之前,让患者的心脏再次有力地跳动起来,铸造了生命的奇迹!
相关链接——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简介】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5年3月,是心脏中心与急救中心联合在设立了24小时开诊的胸痛门诊基础上成立的。中心设定了胸痛的门诊急诊诊治流程,通过多科协作(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最快、最恰当的治疗手段。
胸痛是一种自我感觉,医学上称之为一种症状,为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引起胸痛的疾病至少有50种,其中,尤其应引起重视的是急性胸痛。因为急性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将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向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已成功抢救了1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病人的心功能,改善了病人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为泰安人民的心脏架起了一座保护的桥梁,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供稿:急诊医学科 心脏中心 作者:周亚东 张滨 编辑:和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