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下午,普外科护士长王焕云应用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和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技术,为血液科一位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让患者化疗计划顺利实施,减轻了患者痛苦。也标志着我院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技术逐渐步入国内先进行列。
患者孔先生,于1994年在当兵期间受伤,因颅脑外伤接受了颅脑手术及气管切开术,伤后双目失明,间断出现手足抽搐,遗留言语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右侧肘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肌力Ⅲ级,其余肢体肌力Ⅳ级。2013年7月11日,孔先生在荣军医院住院期间被诊断为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因处于疾病早期建议定期复查。2016年6月1日,因发现多处淋巴结肿大,孔先生入住入我院血液内科,为更好地实施治疗,张志瑢主任希望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由于该患者卧床20余年、肥胖,长期住院,外周血管条件极差。血液科杨玲护士长请王焕云护士长会诊。通过全面评估,2016年6月2日下午,王焕云选择在患者右上肢肱静脉处应用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技术,成功穿刺后,由于病人不便外出拍片检查,王焕云护士长应用便携式床旁监护仪,为该患者进行了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技术。目前PICC导管为三向瓣膜式导管,该导管在实施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技术时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持续推注生理盐水引导法,随着导管尖端送入上腔静脉,心电监护仪显示的静脉及心房内心电图P波振幅逐渐增高,当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P波振幅达到最高峰,此时将导管后撤2.5cm—3.0cm,导管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给予固定,经床旁拍片验证置管成功。随后血液科医护人员成功为病人实施了化疗方案,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求。因PICC置管提高了舒适度,患者孔先生给王焕云护士长献上一个最美的军礼。
腔内心电图在PICC尖端定位技术中的应用是申报我院2016年的新业务新技术,目前已成功实施了80余例,该项技术定位精准,价格便宜、节约穿刺时间,减少原发移位率,降低了调管往返过程感染的机会,同时降低了病人的拍片费用,保证了及时用药。右心房心电图引导置管的测试主要适用于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等不适合做X线检查的人群,成功率为76%—97%,目前我院该项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供稿:宣传科 作者:马骁勇 摄影:王焕云 编辑:和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