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收藏
首页 > 医院要闻 > 正文

消化内科应用ERCP技术成功救治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危重患者

发布时间:2015-04-10 浏览次数:

2015年3月31日凌晨3点,急救车的轰鸣打破了凌晨的寂静。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一辆来自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急救车送来一位病重的梁大娘。患者梁大娘,76岁,腹痛、发热,面色苍白,气若游丝,病情格外危重。

入院后,急诊科医师立即接诊,经问诊,得知梁大娘因“恶心、呕吐、上腹痛伴发热1天”就诊,在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达37x109/L,中性粒细胞95.8%,提示感染严重;血淀粉酶达1912U/L,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为急性胰腺炎、肝细胞损坏;彩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急诊科立即给予血常规、肝功等检查,上腹CT示胆总管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左肝内胆管结石、胆囊增大并胆囊结石。同时立即请普外科、介入科、消化内科等科室会诊,患者被初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不适合外科手术,最后被收住消化内科救治。入院后,医生为患者完善了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由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极易并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胆管穿孔、急性腹膜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脑梗塞、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重症胰腺炎也是临床死亡率很高的急危重症,为挽救老人的生命,消化内科于当天下午组织了多学科会诊。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患者年龄较大,冠状动脉明显钙化,外科手术风险很大,不宜选择;患者这种情况,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术)较为适合,可以在目前生命体征尚稳定的情况下,给予泰能等抗感染治疗,同时做好ERCP手术准备。夜间,患者病情再次加重,高热、寒战,血白细胞高达47.48x109/L,心率达163次/分,转入ICU抢救,并向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在那种情况下,患者如果行ERCP治疗,风险很大;但是如果不行ERCP治疗,患者生存希望渺茫。消化内科马立兴副主任医师仔细查看患者后,决定为患者行急诊ERCP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机会稍纵即失,尽管患者病情复杂,合并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明显,且伴有电解质紊乱,ERCP治疗过程中患者随时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是望着家属期盼和信任的眼神,马立兴副主任医师毅然决定立即行手术治疗。在麻醉科、导管室、胃镜室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4月3日下午5点35分,患者手术在导管室进行,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取出1.0cm大小结石一枚,并取出较多泥沙样结石,6点20分,手术结束,鼻胆管胆汁引流通畅,患者安返病房。术后当晚,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异常,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次通知病危,转入ICU,经积极救治,2天后患者病情平稳。4月8日,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是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高超的医术,救了老母亲一命,谢谢,谢谢……”患者的儿子一再向马立兴等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之情。

ERCP又称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支架置入、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深受患者欢迎。ERCP的适应症包括: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开展ERCP技术,设备先进、技术成熟,已为百余位胆管疾病患者成功实施ERCP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该患者作为一名急症、老年、复杂患者的代表,她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ERCP治疗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供稿:宣传科 作者:和树芸 摄影:吕园园 编辑:和树芸

上一条:众志成城,创造生命奇迹
下一条:众志成城,创造生命奇迹

版权所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院地址:中国.山东.泰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邮政编码:271000

健康服务电话:(0538)6229999  急救电话:(0538)6237120

投诉电话:(0538)6236450(工作时间)(0538)6236901(午、夜间及节假日时间)

投诉邮箱:tyfytsb@163.com

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