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老有感
我高龄父亲病情复发,又一次住进附属医院2号病房楼三层的放疗一科。时值疫情反扑,诸多不便。
三层病房的出入管理,既严格又人道。我家是老妈陪护,等于被迫把二老托付给了医院,心情五味杂陈。
大门为界,门里是杂乱的住院用品,门外是我不能去帮忙安置的无奈和担忧,其牵挂之心可想而知。后见护士带着笑意帮助搬运物品,细致又周到,我们的心才有了些许安慰。
这里的患者需要经常复查。每次见到张本华主任、陈晓婷大夫、张艳英护士长及护士们都心里踏实愉悦,仿佛病好一半。病患身虽苦,心却暖融融。
三天后,老妈说医生、护士都挺好,尤其是王亚婷、朱秀明,不但不嫌弃老人,还帮助她倒洗脚水,清洗洗刷用具。叙述时,眼里泛着泪光,感动之情溢于言表,让人动容。
老妈从入院的忐忑,到后来的松弛,体现出放疗一科优秀的科室文化。八旬老人佝偻的身躯都似乎舒展了不少,这,就是温暖的力量!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身为科室主任的张本华教授,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多次在百忙中接听出院患者的咨询电话,并且不在意占用他工作之余的私人时间。每逢歉意,总说没事、没事!
入院那天,我打到护士站的电话恰巧是张艳英护士长接听,虽然没见面,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她的亲切和温暖。听到家属说谢谢,她都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要用行动对得起信任。闻者无不感动!
张本华主任和张艳英护士长,身为管理层领导,不仅格局大境高,软硬实力兼备,更难能可贵的是,接人待物真诚朴实,让人心生敬意!
强将手下无弱兵。放疗一科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他们用爱心温暖着每个罹患重病的患者,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内涵。
他们是学习的榜样!
6床患者:秦锦秀之女
20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