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收藏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医生说|天气热,蜱出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将进入高发期!防蜱防病须知请牢记

发布时间:2020-07-06 浏览次数: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草木茂盛,蜱虫也进入繁殖高峰期,遭蜱虫叮咬的情况时有发生。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比较常见。因蜱虫叮咬致死的事每年都有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蜱虫叮咬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所致。公众应密切关注,做好防护,谨防蜱虫叮咬,科学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关于蜱虫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病原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可以寄生在羊、牛、狗、猫等家畜体表,也可叮人吸血。蜱虫可以携带多种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是其中之一,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还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回归热、鼠疫、布病、野兔热等多种传染病。

蜱没有吸血时较小,如小米粒大小,吸血后会膨大,圆滚滚的看起来就像长着腿的葡萄干。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腹痛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常有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肝、肾、血液系统等全身器官受累,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体液也有可能会导致传播。

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与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

主要预防措施

(一)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驱蚊液(太小的孩子不推荐喷)。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三)野外活动结束后,最好上下检查一遍孩子的身体,尤其是头皮、腰部、腋窝、股沟和脚踝下方等部位,以确保没被蜱虫叮咬。

蜱虫咬伤怎么办

方法一: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找一把尖头镊子将其拔出,注意要不要左右摇晃,拔出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

方法二: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再用尖头镊子取下。

方法三: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再用尖头镊子取下。

方法四:没有把握自行取出的请立即去医院就医。

蜱虫夺命固然可怕,但是被蜱虫叮咬后切勿恐慌,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而且,不是被蜱虫叮咬,就一定会患病,这与蜱虫是否带病毒和个体身体素质有关。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一定要尽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和正规治疗。

文:胡冬梅

王会亮

上一条:世界肝炎日 | 关于病毒性肝炎你知道多少
下一条:食以安为先!请收好这份夏季食品安全提示

版权所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医院地址:中国.山东.泰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邮政编码:271000

健康服务电话:(0538)6229999  急救电话:(0538)6237120

投诉电话:(0538)6236450(工作时间)(0538)6236901(午、夜间及节假日时间)

投诉邮箱:tyfytsb@163.com

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