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陈先生迎来康复出院的日子。临行前,他对心内二科医护人员说:多亏了大家,让我死里逃生,谢谢你们!眼前62岁的陈先生,精神焕发,笑容满面,有谁会想到,十二天前,他因突发心跳骤停倒在门诊上,命悬一线。危急关头,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及时救治,终让他转危为安。
11月18日,陈先生因心前区不适而来就诊,在和接诊医师刘艳副教授述说病情的过程中,突发憋闷,他很快失去了意识:呼之不应,口唇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
“快来救人!!!”刘艳副教授和患者家属的呼救声,打破了内科诊区的宁静。刘艳副教授立即让患者平躺,开始为患者进行心脏按压,对面心内二科值班医师景彩副主任医师闻讯迅速赶来协助抢救,接替刘艳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刘艳一边呼叫门诊部护士和心电图室,一边电话通知急诊科、ICU、心内科等科室进行紧急会诊、联合抢救。
门诊部工作人员火速赶到抢救现场,心电图室的许文波医师推着除颤仪跑来了,供氧设施送来了,抢救药物到位了。在心内科诊室里,景彩副主任医师一边做心脏按压,一边指挥:准备除颤器、立即连接监护仪、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听从着指挥许文波医师熟练地打开了除颤仪,门诊部护士迅速连接好氧气,建立起静脉通道,测量血压。整个过程大家动作流畅,配合默契。“确定室颤,准备除颤”,“非同步双相200J”,景彩副主任医师指挥着。许文波医师将准备好的电极板交给刘艳,“充电完毕!”“准备放电,所有人离开!放电”“没有转复,再准备除颤!”第一次除颤未转复的消息,让诊室内的紧张气氛瞬间到达顶点。“非同步双相200J,充电——准备完毕!”“确认室颤,所有人离开,放电!”“转复成功!”顿时在场的所有人员都稍松了一口气,紧缩的的眉头也稍作舒展,脸上的汗水顿时化作胜利的喜悦。此时,以最快速度赶到抢救现场的急诊科谢伟医师、重症医学科侯大鹏副主任、心血管内科李元民副主任、神经内科陈玉社主任医师、疼痛科陈乃庆主任,立即为患者进行了会诊,并决定尽快将患者转往ICU继续监护救治。
后来,陈先生在ICU观察一天后就被转入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治疗十天之后,便康复出院了,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李元民指出,目前在国际上,患者突然发生心跳骤停、猝死,抢救成功的几率很低。而陈先生获得如此完好的康复,不仅是我院救治水平提高的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我院多学科协作,具备应急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参与抢救的心电图室许文波医师也说:“为了提高应急救治水平,医院不仅为各科室配备齐全了抢救药械,而且各部门也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因此在关键时刻,我们的技术和配合能力派上了用场……”
两年来,根据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供稿:宣传科 作者:和树芸 编辑:和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