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19日下午,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提高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水平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处置能力,我院公共卫生科、医务处联合组织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讲座由公共卫生科主任胡冬梅主讲,急诊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儿科、皮肤科、检验科、门诊部,其他科室疫情联络员及规培医师等全院医护人员144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主要从食源性疾病概述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两方面展开。食源性疾病概述包括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基本特征、致病因素、分类、发病特征及预防等,重点介绍了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食物过敏三大类疾病,强调了食品安全事故、食源性疾病、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间的关系。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监测的目的意义、内容、职责构成。胡冬梅向与会医务人员强调,如本院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医务人员要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按照工作流程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并上报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的收集、审核、填写和上报,并重点强调了食源性疾病的报告时限。会后对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考核。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关乎公众的食品安全及身体健康,为进一步提升人群覆盖率,扩大监测范围,我院于今年被纳入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全院各科室均为食源性疾病监测点。通过培训,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重点科室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意义有了深入了解,并提高了对食源性疾病的甄别能力、监测报告能力,为认真做好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公共卫生科 作者:丁璐 摄影:丁璐 编辑:和树芸